中新社北京12月14日电 题:中印文明如何携手为世界贡献东方智慧?
——专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楼春豪
中新社记者 张丹
中国与印度作为世界两大文明古国,文明交流互鉴的步伐跨山越海,延续两千余年,创造出灿烂的文明成果。当下,作为全球两大发展中国家,中国与印度的文明对话不仅关乎两国自身繁荣发展,更关乎全球文明和谐共生。
与其他文明间的交流相比,同属东方文明的中印文明互鉴呈现哪些特点?对推动文明多样性发展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何现实意义?近日,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楼春豪就此接受中新社“东西问”专访。
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:
中新社记者:中国和印度各自孕育了悠久灿烂的文明,两者间有何异同?
楼春豪:中国与印度的文明历史悠久,延续至今,发展出不同于西方的东方哲学体系,在很多方面有一定相似性。比如,中印文明都将“和”视作天下大道。中华文明倡导的“天下大同”与印度文明主张的“世界一家”异曲同工,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脉相承。再如,中印文明都注重“人与自然”的关系。中华文明中的“天人合一”与印度的“梵我一如”,都强调顺应自然规律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此外,中印文明都非常注重家庭价值观,将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单元,亲情、孝道等是两国的传统理念。印度古代规范伦理价值和社会秩序“法论”(Dharma shastra)的思想源头可追溯到规范家庭祭祀的家祭经,而祭祖仪式同样也是规范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的“孝道”的仪式载体,是儒家教化的核心要素,故有“祭者,教之本也”一说。
不过,中印两国自然环境、社会结构、治理范式等不尽相同,双方的文明传承和文化习俗也存在不少差异。比较普遍的看法是,中华文明更注重“入世”,儒家、墨家、法家等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流派都对“入世”有多角度论述,“学而优则仕”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等,强调人们可通过自己的言行,影响他人、推动社会进步。而印度文化更注重“出世”,更多的是“重精神轻物质”“离欲出世、追求解脱”是印度文明中非常重要的内容。当然,无论是“入世文化”还是“出世文化”,都不是绝对的。
2019年5月16日,从印度加尔各答来到昆明交流访学的学生,在昆明八中长城中学老师的带领下,学跳中国舞蹈,并与该校师生举行文艺联欢。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
中新社记者:与其他地区间的文明交流相比,中印文明互鉴呈现出什么特点?
楼春豪:中印两种文明的交往交流是自发自觉、和平方式、真正意义的文明交流互鉴。我认为这是中印文明互鉴最为核心的特点,是由东方文明“和”的底色决定。中国和印度是搬不走的邻居,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遍布两国交往足迹。贸易往来带来人文交流,也无形中将彼此的文明融入对方传统。中国古代造纸术、指南针、火药、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的传入,极大推动了印度文明发展。而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特点,又使得印度文明的精髓得以与中华文明交融传承。发源于印度的佛教约在两汉时期传入中国,并逐渐成为中华文明儒、释、道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,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真实写照,大乘佛教至今仍在中国盛行。随之,印度的建筑、文学、音乐等领域也与中国文化相互碰撞,对中国志怪小说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。
2017年10月4日《梵天东土并蒂莲华——公元400-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展》亮相四川博物院,展览特别展出了来自印度的56件雕塑,以及中国的103件雕塑造像,再现距今1500多年以前中印两国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,东方大地上绚丽开放的并蒂莲。 吕杨 摄
中印文明互鉴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,双方的交流是平等的、双向的、共赢的。隋唐时期,许多中国僧人西行到印度学习,不仅带回印度的文化与物产,也记录下当时印度的文化风貌。由于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以及史学传统的差异,印度缺乏中国式连续不断的史书编纂传统,古印度的史料记载极为缺乏,法显的《佛国记》和玄奘的《大唐西域记》成为研究古印度的重要史料。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时,曾多次到访柯枝国(今印度科钦),大大促进了两国经贸和文化联系,当地人至今仍保留并使用着郑和当时传授的“中国渔网”。
- 2024-12-19 金沙娱乐9170诚邀代理,零风险,零投资,零成本,零门槛!
- 2024-12-19 台湾教改三十年 教育界人士指“有改革没改进”
- 2024-12-19 封神了!65岁安切洛蒂一夜3大纪录:7年豪夺15冠,加冕皇马第1人
- 2024-12-19 IPSPACE 2024收官 中外专家推动扩大航天“朋友圈”
- 2024-12-19 天地同步 第四届“天宫画展”在中国空间站、北